首頁|新聞|快訊|醫(yī)訊|資訊|頭條|健康|科技|旅游|經濟|娛樂|投資|文化|書畫

當前位置:中華健康網 > 產經新聞 >

首兒所新生兒外科團隊成功救治肺神經膠質異位患兒

時間:2025-04-01 16:04:47   來源:首都兒科研究所

  “馬主任,謝謝您!在那么危急的時候,給了孩子第二次生命!謝謝您讓這個家重新有了希望!”2025年3月7日,一對年輕夫妻手捧錦旗,滿懷感激地來到首都兒科研究所(以下簡稱“首兒所”)新生兒外科門診,向馬立霜主任醫(yī)師表達他們的誠摯謝意。這背后,是一段驚心動魄的生命救援故事。

  2024年12月,剛剛滿月的恩恩(化名)呼吸愈發(fā)費力,家長帶他在當?shù)蒯t(yī)院就診。完善檢查后,恩恩被考慮為雙側肺部腫物,并接受了右側肺葉部分切除術。然而術后,恩恩不得不依靠呼吸機維持每一次呼吸。命運的考驗并未就此停止,2025年1月初,使用無創(chuàng)呼吸機的恩恩病情突然惡化,呼吸極度困難,三凹征明顯,胸片顯示肺部再次遭受重創(chuàng)——氣胸。當?shù)蒯t(yī)院對此束手無策,建議家長放棄治療。但恩恩的家長不愿放棄,經多方了解,他們聯(lián)系到了首兒所新生兒外科團隊首席專家馬立霜。馬立霜當即表示:“把孩子轉到我們這兒來,我們可以救孩子。”

  隨后,恩恩攜帶著無創(chuàng)呼吸機通過綠色通道被緊急轉運至首兒所。入院后的檢查結果讓醫(yī)護人員的心沉到了谷底。胸片顯示,恩恩的右肺幾乎沒有肺紋理,被嚴重壓迫,而左肺內也發(fā)現(xiàn)了多個厚壁空腔腫物,其病情復雜程度深深震驚了新生兒外科的醫(yī)護團隊。

  就在此時,恩恩的病情急劇惡化,呼吸急促,血氧飽和度急劇下降。醫(yī)護團隊迅速行動,爭分奪秒開展搶救。開放靜脈通路、放置胸腔閉式引流、氣管插管、有創(chuàng)呼吸機輔助呼吸……每一個操作都關乎恩恩的生死存亡。終于,恩恩的缺氧癥狀得到暫時改善。

  馬立霜帶領團隊對恩恩的病情進行了深入細致的分析。他們深知,呼吸機只是暫時的救命稻草,要真正拯救恩恩,必須切除壓迫肺部的腫物。但手術風險極高,稍有不慎就可能危及恩恩的生命。

  為確保手術順利進行,主管醫(yī)生吳濤、張偉每天仔細為恩恩查體,及時完善胸部CT檢查確定病變范圍,并依據(jù)血氣結果及時調節(jié)呼吸機參數(shù),絲毫不敢疏忽。護理團隊更是24小時不間斷觀察恩恩的細微變化,用愛心和耐心守護著這個脆弱的小生命。

  術前討論中,吳濤主治醫(yī)師話語堅定:“孩子的腫物巨大,手術風險極高。但我們必須盡力一試,這是孩子唯一的希望。”馬立霜也指出:“從恩恩的術前CT來看,應該還有胸腔鏡微創(chuàng)手術的機會,我們可以嘗試先行微創(chuàng)手術,同時隨時準備開胸手術,兩手準備,爭取以最小的創(chuàng)傷,最安全的方案解決恩恩的病痛。恩恩的人生才剛剛開始,我們一定要盡全力讓他重獲新生。”

  2月18日手術當天,手術室彌漫著緊張氣氛。進入胸腔后,醫(yī)生發(fā)現(xiàn)肺部病變巨大,且與周圍組織粘連。在馬立霜的帶領下,團隊成員小心分離病變,每一個動作都謹慎而堅定。最終,手術用時3小時成功完成,共剝離出3塊巨大病變。

  然而,手術成功并不意味著恩恩脫離了危險。術后他依然依賴呼吸機維持呼吸,但在新生兒外科醫(yī)護團隊的精心照護下,僅用時3天就順利撤除了有創(chuàng)呼吸機,并逐漸平穩(wěn)過渡,依次脫離無創(chuàng)呼吸機、鼻導管吸氧,恢復自主呼吸狀態(tài)。術后恩恩的肺腫物病理回報為:肺神經膠質異位,這是一種極為罕見的病變。所幸在醫(yī)護團隊的齊心協(xié)力下,恩恩逐漸恢復健康。

  3月6日,恩恩的爸爸媽媽帶著他去做檢查?吹桨装啄勰、咧著小嘴笑的小寶貝,他們心中滿是感激與幸福。他們知道,是新生兒外科醫(yī)護團隊給了恩恩第二次生命,讓這個無助的家庭重新燃起希望。

(責任編輯:華康)

熱點聚焦

最新閱讀

熱門排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