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徒手掰藥片”“藥片搗成粉”“沖劑減一半”……不少父母在給孩子喂藥時,都有過這樣的經歷。其實,處于生長發(fā)育期的兒童,對藥物耐受程度與成人大不相同,用法用量亦有差異。提升兒童用藥的安全性、可及性、便利性勢在必行。
與成人不同,兒童對藥物的不良反應較成人更為敏感。如果用藥不當,不僅影響患兒健康,甚至可能引發(fā)藥物中毒等問題。那么,兒童該如何合理用藥?家長給兒童的日常用藥上又存在哪些誤區(qū)?
抗微生物藥使用要慎重
對于感染性疾病,首先要區(qū)分細菌感染還是病毒感染。嚴重的細菌性感染必須遵醫(yī)囑應用抗微生物藥物(抗菌藥物),否則可能使病情加重,甚至發(fā)展成敗血癥、腦膜炎等疾病。需要注意的是,細菌和病毒混合感染不容易判斷,“抗微生物藥物+抗病毒藥”同時使用必須在有經驗的醫(yī)生指導下治療,以免增加藥物毒性。
減少抗菌藥物的使用頻率,有助于降低耐藥性的發(fā)生。需要注意的是,一旦開始使用抗菌藥物,一定要保證足量、足療程,這樣才能將細菌徹底殺死,避免耐藥細菌的產生。
抗菌藥物并不是越高級、越貴就越好用。如果懷疑細菌感染,可配合醫(yī)生進行相應標本(血、尿、痰、便等)的采集,根據細菌敏感性選用適合的抗菌藥物。當然,這個前提是必須有醫(yī)生處方。家長不能僅憑癥狀和經驗,就給孩子使用之前剩下的抗菌藥物。
治療感冒不隨意用藥
目前尚無專門針對普通感冒的特異性抗病毒藥物,因此不必借助抗病毒藥物醫(yī)治普通感冒。比如有些復方感冒制劑的組分中加入了金剛烷胺,此藥僅對甲型流感病毒有抑制效果,但對引起普通感冒的鼻病毒等并無治療效果。感冒屬于自限性疾病,一般無需藥物治療,只有針對“甲型流感”“乙型流感”等流行性感冒時,才需要在醫(yī)生指導下應用抗病毒藥物。
使用復方制劑的抗感冒藥也需慎重。目前市場上治療感冒的藥物大多由“解熱鎮(zhèn)痛藥+抗過敏藥+清熱解毒藥”構成,有的還加入了止咳、收縮血管、抗病毒藥物。如果同時給患兒服用2種以上的復方感冒制劑,會導致一些成分超劑量,不但不能縮短病程,還會給患兒帶來安全隱患。建議對癥使用單方制劑治療,盡量不用復方制劑。
正確選擇退熱藥
對乙酰氨基酚(撲熱息痛)是兒童最常用的退熱藥,一般口服或直腸給藥。布洛芬制劑與對乙酰氨基酚一樣,副作用少,是兒童退熱的一線用藥。需要注意的是,二者只可選其一,不可聯合使用,目前臨床上尚沒有聯合用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數據。
另外,大部分感冒藥中都含有退熱藥成分,如果沒有專業(yè)指導,不可采用“感冒藥+退熱藥”的方案,以免釀成藥源性肝損傷或其他不良后果。
理性看待灌腸用藥
很多家長認為,灌腸比靜脈輸液更安全。栓劑塞入距肛門口約2厘米處,可使50%~75%的藥物避開首過效應。
首過效應是指藥物口服后通過腸黏膜及肝臟滅活代謝后,進入體循環(huán)的藥量減少,藥效下降的效應。
但據有關文獻報道,幼兒灌腸時的肛管插入深度,往往需在3厘米以上。直腸給藥的主要目的是免于肝臟首過效應,但如果給藥位置過深,也可能存在安全隱患,應慎重選擇。
治腹瀉不是僅“止瀉”
腹瀉時是否需要用藥,不取決于患兒大便性狀和排便次數,而是需要確定腹瀉的原因。
如果是細菌感染所致,要用抗菌藥物。如果需要吸附類藥物(蒙脫石)和微生態(tài)制劑(四聯活菌等)聯用,建議先服用吸附類藥物,將腸道徹底“清掃”后,再配合微生態(tài)制劑來調節(jié)腸道菌群。兩者間隔時間至少2小時。
若上述三類藥物共用,應先用抗菌藥物,再用吸附類藥物,最后使用微生態(tài)制劑。用藥順序和間隔時間應遵醫(yī)囑。
有些藥不能用牛奶送服
大部分抗菌藥物不宜與牛奶同服,否則抗菌效果會嚴重“打折”,甚至完全失效。牛奶中的蛋白質容易與乳酸鈣、葡萄糖酸鈣、葡萄糖酸鋅等常用的鈣、鋅制劑形成凝塊,破壞吸收,削弱藥效,加重胃腸道負擔。牛奶中的磷還容易使鐵劑沉淀,不利于鐵元素吸收,影響補鐵效果。
提醒廣大家長,孩子用藥一定要聽從醫(yī)師和藥師的指導,切不可自作主張,以免引發(fā)不良后果。同時,用藥時也一定要選擇適合兒童服用的藥物劑型,不宜選擇成人用的藥物,不僅藥物劑量不好折算,還容易帶來不良反應。
(責任編輯:華康)